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最全】2024年地铁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小微 2024月05月31日 75953 次浏览

【最全】2024年地铁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最全】2024年地铁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国中铁(601390.SH)、中国铁建(601186.SH)、隧道股份(600820.SH)、宏润建设(002062.SZ)、中国中车(601766.SH)等

本文核心数据:地铁行业上市公司业务布局;地铁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对比

地铁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地铁产业链中游分为地铁建设和地铁装备,其中地铁建设部分的代表性上市企业包括中国中铁、中国铁建、隧道股份、宏润建设、腾达建设等,地铁装备部分的代表性上市企业包括中国中车、康尼机电、辉煌科技等。地铁产业链下游主要是地铁运营,代表性上市企业有申通地铁等。

注:关联度最高为,为半星。

从业绩表现来看,在产业链上游,营业收入水平书评最高的是中信特钢,2023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产业链中游环节营业收入水平最高的是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2023年的营业收入均超过10000亿元,分别达到12634.75亿元和11379.93亿元;其次,中国中车的业绩表现也较好,2023年营业收入为2342.62亿元。在产业链下游,代表性上市企业申通地铁2023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2.70亿元。

注: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4月17日。

从区域分布来看,地铁产业链上游上市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湖北地区。产业链中游上市企业集中分布在北京地区,包括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车等;此外,还有部分中游上市企业分布在河南、江苏、上海、浙江地区。产业链下游的代表性上市企业申通地铁分布在上海地区。

地铁行业上市公司基本信息对比

从地铁行业的上市企业已有的公开信息分析,行业上市企业整体的成立时间较早,多数在2000年之前;注册资本规模基本在10亿元以上,部分企业在100亿元以上;部分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建筑业双特企业等。其中,成立时间最早的企业为申通地铁,成立于1992年6月12日;注册资本规模最大的企业为中国中车,当前注册资本规模达到286.99亿元。

在研发方面,中国地铁行业投入水平较高的上市企业为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2023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均在100亿元以上;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的企业为辉煌科技和康尼机电,2023年前三季度的研发强度分别达到14.03%和9.01%。在专利方面,获得较多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上市企业有南山铝业、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获得较多发明授权专利授权的上市企业有隧道股份、中国中车等。

注:此处仅列举公布已授权专利信息的企业。

地铁行业上市公司业务布局对比

从布局区域来看,目前中国地铁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是布局在境内地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隧道股份等竞争实力较强的大型央企国企的布局区域延伸到了海外地区。从业务结构来看,地铁属于各上市公司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业务的一部分,此类业务多数为地铁上市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比多在八成以上。

注:业务是指各上市企业与地铁相关的业务,各上市企业数据口径不完全一致,下同。

地铁行业上市公司业务业绩对比

从营业收入来看,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遥遥领先,2023年收入超过10000亿元;从地铁相关业务收入来看,同样是上述2家企业的收入较高;从地铁相关业务毛利率来看,中国中车和辉煌科技的盈利能力较强,业务毛利率达到20%以上。

地铁行业上市公司业务规划对比

从业务规划来看,中国中铁旗下多家公司中标国内地铁项目,项目地点位于合肥、深圳、杭州等城市;隧道股份将与日本建筑商合作,为新加坡打造该国最长的地铁线路;宏润建设2024年的城市轨道交通业务发展重点将聚焦在长三角地区;腾达建设中标杭州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三期工程;康尼机电近期取得2项与地铁设备相关的专利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