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前,多肽类药物市场具备巨大发展前景。6月30日,专注于多肽CRDMO(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机构)的泰德医药(03880.HK)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引起资本市场关注。
数据显示,按2023年销售收入计,泰德医药是全球第三大专注于多肽的CRDMO。此次赴港上市,泰德医药引入石药集团、微光创投为基石,计划用于在美国及中国建设设施,有助于显著扩大服务能力及产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业内人士认为,凭借泰德医药的既定市场地位,叠加多肽CRDMO市场的发展机遇,泰德医药有望在上市加持下迎来更大成长空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球份额排名第三全球产能进一步扩大
招股说明书显示,泰德医药提供CRO(多肽NCE发现合成)和CDMO(多肽CMC开发以及商业化生产)服务,涵盖从早期发现到商业化生产的全周期服务。公司研发专注于工艺开发、分析能力及特定技术领域(如多环肽、多肽偶联技术、GLP-1技术、绿色化学、制剂研究及喷雾乾燥技术等)。
目前,泰德医药客户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欧洲、韩国和澳大利亚等主要市场。从管线建设来看,截至2024年末,泰德医药拥有1217个进行中的CRO项目和332个进行中的CDMO项目,并战略性地专注于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领域。按2023年销售收入计,泰德医药是全球第三大专注于多肽的CRDMO,市场份额为1.5%。
本次泰德医药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由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引入石药集团、微光创投为基石,估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将约为411.2百万港元(假设发售价为每股H股29.50元)。计划所得款项净额的约76.4%用于在美国及中国建设设施,扩大服务能力及产能。
具体而言,在美国,计划完成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罗克林的园区的翻新,并预计这将使年产能增加约100至300千克。在中国,计划进一步提高杭州钱塘现有生产设施的利用率。公司正在建设新的医药港小镇园区,该园区将致力于多肽及寡核甘酸API的研究、制剂开发及中试生产。
“除于杭州钱塘的现有设施及于医药港小镇园区的新设施外,计划在未来两三年内在中国建设或收购新的生产园区,预计这将使我们的年产能增加约1,000千克至2,000千克。”泰德医药表示。
行业发展迎多元机遇研发战略规划清晰
广阔的行业市场前景,是泰德医药本次上市受到市场关注的重要原因。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销售收入计,全球多肽类药物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607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89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1%,并预计将进一步增长至2032年的261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6%。
其中,GLP-1类药物以其在人体血糖调节、胃肠功能以及体重控制等方面的作用,已成为全球多肽药物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按销售收入计,全球GLP-1药物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93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38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3.2%,预计将于2032年进一步增长至129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3%。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2026年和2032年司美格鲁肽在中国和美国的相关专利到期,众多仿制药企后续将积极布局司美格鲁肽仿制药研发生产,直接刺激API的市场需求,同时预计也会大幅提升市场对CRO服务以及CDMO服务的需要,促使整个行业加大对NCE的研发力度。
展望公司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泰德医药表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具备多个领先优势,包括可提供全周期服务及具有质量、效率及成本优势的多肽CRDMO;善于在规模庞大且快速增长的全球TIDES药物市场(尤其是GLP-1药物市场)中把握机遇;由多元且忠诚的客户群及稳定且丰富的项目管线(包括NCE及仿制药)推动的可持续增长;多肽生产技术及大规模生产能力打造了较高的进入壁垒等。
对于未来加进一步提升研发技术以保持竞争优势,泰德医药还有更长远的思考。据悉,公司计划专注于开发以下技术领域:一是开发及精简针对糖尿病及肥胖症等适应症的口服GLP-1RA药物的分析及快速制造技术,以应对庞大的预期市场需求。二是半重组技术。在GLP-1药物需求增加及成本控制需求增加的推动下,拟加强结合化学及生物合成的半重组技术研发以降低成本。三是加强对特殊及复合氨基酸API生产技术及相关质量标准的研究,进一步建立并扩大大规模API开发的能力,以满足预期的需求增长及降低供应链及交付风险。
多肽CRDMO市场具备较高技术壁垒。业内人士预计,在这一背景下,泰德医药凭借其在多肽药物领域的深厚积累和专业优势,有望在多个业务方面获得市场机遇,为公司带来广阔市场前景和丰厚收益。(cis)